The Information网站报道指出,OpenAI目前年营收已经超过13亿美元,大幅超越去年仅有2800万美元营收表现。
以目前推行大型自然语言模型的企业来看,微软推行的人工智能程序编辑工具GitHub Copilot,平均会在每月于每名用户亏损20美元,最高亏损幅度打80美元,以此服务每月用户人数达150万人计算,微软每月至少在此服务亏损3000万美元,一年累积下来的亏损金额至少在3亿6000万美元。
而这些金额还只是GitHub Copilot可能造成亏损,微软目前推行的人工智能应用服务还不只这些,更包含结合Bing搜索的自动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。
但从OpenAI目前采取低价吸引用户策略来看,确实已经顺利吸引不少用户支持,尤其吸引许多资金并不充裕的新创业者采用,进而增加更多营收可能性。 而另一方面,OpenAI目前也持续对外募资,先前时候透露未来几年内希望能实现1000亿美元筹资计划,借此推动更广泛的通用型人工智能技术发展。
至于OpenAI目前市场估值,已经从日前的270亿美元至290亿美元左右,增加制约800-900亿美元规模。
大幅增加营收的原因,除了自有ChatGPT Plus以相较更便宜的价格提供使用,另外也包含与微软合作,让企业用户可直接在Azure云端平台取用OpenAI旗下GPT-4、CodeX与Dall-E等服务。
如果对比使用OpenAI的大型自然语言模型GPT-3.5进行微调,单次约需花费4-12美元成本,同时需要花费1-1.5小时进行100万个token微调,而相同处理需求在AWS服务上可能需要花费3-8倍价格,甚至OpenAI在微调过程几乎可以仅用8组GPU进行微调,自然吸引大量用户使用其服务。
不过,从目前年营收达13亿美元以上,平均每月营收超过1亿美元情况来看,OpenAI并未说明背后的营运成本,以及扣除成本之后的净利
先前有报导指称,OpenAI每日营运成本高达70万美元,去年更累积高达5.4亿美元亏损金额,因此若OpenAI仍未能找到足够的营收模式,最快可能会在2024年底破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