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日经中文网报道,夏普6月27日召开定期股东大会。 2022财年(截至2023年3月)的合并最终损益为亏损2608亿日元(约130亿元人民币),股东纷纷要求追究经营责任。 自2016年并入鸿海精密工业旗下以来,存在的课题是看不到取代液晶面板的业务支柱。 10年间夏普的研发费用减少4成,还有观点对未来的竞争力提出质疑。
2023年股东大会在堺市的夏普总部召开。 6年来首次出现最终亏损以及取消年度分红遭到严厉批评。
由于上财年确保了739亿日元的最终盈利,给人感觉夏普在鸿海旗下以液晶面板和白色家电为中心稳定盈利,这让股东们此次的失望加大。
在鸿海任职期间被称为“成本先生”、2016年作为首脑被派来的戴正吴彻底进行了合理化。 把需要社长批准的预算金额从以往的以亿日元为单位下调至300万日元,改为严格判断能否产生与投资相称的成果的体制。
戴正吴和其继任者、夏普社长兼首席执行官吴柏勋的误判是需求从液晶到OLED的转变。 在9日下调夏普长期评级的美国标普全球分析称,在需求迅速向OLED转移的情况下,难以看到根本性的恢复盈利的措施。
夏普没有公开2016财年至2020财年的液晶业务的单独盈亏,据美国调查公司DSCC推测,夏普主要工厂的开工率2017年平均为83%,到2018年降至75%,到2019年降至62%。 接近于美国苹果专用的石川县白山工厂目前的平均开工率可能在30%~40%左右。
夏普6月27日召开定期股东大会
2022财年除了这些误判之外,在电视用大型面板行情恶化的时期,2022年把大型面板厂商显示器产品公司重新变为子公司的决定造成约1880亿日元的资产减值损失。
DSCC的数据显示,由于受到居家需求下滑等影响,3月大型面板(65英寸)的价格几乎降至2年前的一半。 DSCC的亚洲代表田村喜男指出,SDP正试图脱离普通商品领域,但与对手的竞争非常激烈。
如何打破似乎四面楚歌的局面? 吴柏勋27日强调称,技术开发将成为重要的改变游戏规则的要素。 不过,实际情况是,进入鸿海旗下的7年里并没有产生肩负今后增长重任的新业务。
夏普的研发费用最近数年持续减少。 在因经营危机而纳入鸿海旗下之前的2015财年投入了1301亿日元,2022财年仅投入787亿日元。 仅为10年前的6成水平。
缩减研发经费的余波体现在专利数量上。 专利分析公司Patent Result的数据显示,夏普2021年的专利申请数为1003件。 仅为10年前的4分之1、5年前的6成水平。 一家与夏普有业务往来的咨询公司的高管表示,只是通过削减成本来获利。 并未产生任何新的赚钱业务“。
27日的夏普股东大会上,表决通过了作为YouTube联合创始人而闻名的陈士骏的董事选任案。 吴柏勋表示期待称,希望发挥其在众多初创企业参与新业务的经验。 但目前尚不清楚陈士骏将在多大程度上参与夏普的经营。
在鸿海式的经营重建也被质疑的情况下,夏普有必要尽早拿出并非只顾眼前业绩、而是具有实际效果的增长战略。